遥遥领先-比较的艺术
楔子
最近听到或看到最多的一个词,应该就是“遥遥领先”了,一下子感觉,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又回来了。之所以似曾相识,实在是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冒出来这样一波浪潮,让人们热血沸腾一把,然后浪潮变弱逐渐退却的时候,又站出来一波逆浪袭来,如此反复登台唱戏。
我不是专业人士,对一些结论没有发言权,甚至连爱好者都不算,所以更不可能全面的分析,是否真的如营销所说的“遥遥领先”。此外,也不想自讨没趣地扫人家的兴,不但不合时宜,很可能还会招来反感。
自身技术专业领域,虽不见得精通,但以我粗浅的专业水平,便会发现一个微小的秘密,大多数比较出来的优势,都暗含这一些艺术的手法。

比较的艺术
前一段时间,看到一份内部技术水位自评的内容,看起来已经相当严谨,几乎列举出相关技术领域内的诸多评估指标,并与行业内相关技术进行了横向对比。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,的确严谨到位,实在找不出理论漏洞。
然而,在翻看了很多页内容之后,发现的问题是:横向对比下来,几乎是始终领先其他技术。即使是在某一两项指标中没有领先,也肯定是排在前列,只能用微弱的落后来形容和表达这种差距。
假如真的如展示的那样,那真的就是“遥遥领先”了。可是,从专业角度来看,描述的内容上,却并不能清晰地证明这一点。而且,从所处技术领域的现实状况来看,真实的体验和感受,也并不能证明这一点。因此,要么是这个内容存在错误,要么现实在欺骗人们,我更相信是前者。
基于这个问题,继续深究下去,会发现指标具有一定的概况性,可以继续拆分。因此,将这些指标继续展开,成为一个原子性的比较时,便可以尽可能屏蔽概况总结带来的主观性。这样来对比时,就可以发现有一些缺失项、劣势等,呈现出来。
这时便发现,原来呈现出来的“遥遥领先”,是一种概况和总结后的主观感受,并不是最原始的状态。从原始的状态,到主观感受之间,增加了太多个人的色彩,包括认知、情感、意识、道德、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。
这实在不值得庆幸,因为问题并不只是如此。很显然会产生一种疑问:现有的对比指标,就已经可以完整描述了吗?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。很显然,在进行比较的时候,往往很难穷举所有指标,而且也无法穷举,所以就会进行挑拣性地选择一些指标,而选择性忽略一些指标。
那么,有些重要的比较指标,很可能就这样被忽略,至于为什么忽略,只能是将其归为“遥遥领先”的需要。也就是说,很可能一些无法证明是遥遥领先的对比指标,压根就不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。而且,呈现出来的很多指标,很可能又会以概况性指标的方式呈现出来,以主观感受的结论,让人们看起来是“遥遥领先”。
以至于,听到的、看到的、感受到的,始终是遥遥领先。这也许就是其中的奥秘,也是比较的艺术吧。
禁锢的障碍
假如“遥遥领先”是出于营销的目的,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深究。毕竟,我们过往在电视、互联网等广告中,始终都能听到很多“最安全”、“最先进”等等广告词,只是在得到限制后,换了一个词:“遥遥领先”,来达到相同的营销目的而已。
然而,如果将“遥遥领先”这样的比较,用在内部自评,以及专业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分析,实在就是自欺欺人的行为。而现实却很打脸,人们几乎是深谙比较的艺术,总能够在很多领域,得出来遥遥领先的结论。
而且,“遥遥领先”,已经如同之前一些所谓专家的言论中,表述我们如何强大,如何先进,又是何等自信。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营销,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,而是一种误导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的障碍。
之所以将其定义为障碍,这样的认识,很容易让我们想当然的这么理解和认识周围的一切,浅显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,会不自觉地选择盲目、盲从、停下来、松懈了。而且,还会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,我们是“遥遥领先”的,在任何时候。
HB火博官网我曾经也深陷类似这样的障碍,不断听到“遥遥领先”的制度,就真的认为如此,反而将民主与法国大革命、乌合之众联系在一起。但当我读了刘瑜教授的《可能性的艺术》一书后,对于在时间、空间、比较维度等各方面有了一定认识后,才发现原来我已经被禁锢在思想牢笼中,竟然没有过任何怀疑。
假如所有人都处于障碍之中,真的认为这就是真实,而没有人深究,到底是真的遥遥领先,还是一种比较的艺术,那么这是集体的障碍,跟闭关锁国、夜郎自大又有什么分别呢?
总结
总之,比较是一种艺术,而“遥遥领先”是比较的结论,其中到底是真的遥遥领先,还是在比较中,选择性忽略了一些指标,或是概述性的掺杂了主观色彩,就不得而知了,只能由专业的人进行客观、专业的分析。但每个人却需要提防陷入一种禁锢的障碍之中,误将营销、自欺欺人的行为,看作现实的一切。
当然,我并没有影射其他场景也会这样,我只是在自己的领域,以浅薄的见解,发现的一些问题而已。虽不能遍及一切,但却有必要带着类似的视角,看待很多比较出来的“遥遥领先”。
推荐阅读
----大多数人都说好的文章----
----近期发表的文章----
图片来源
工具:文心一格
描述:天空倒影,4K,细节
关注我
点击关注,持续更新;
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:TickTockLogs